过故人庄-孟浩然
故人具鸡黍,邀我至田家。
绿树村边合,青山郭外斜。
开轩面场圃,把酒话桑麻。
待到重阳日,还来就菊花。
注释
具:准备,置办。
黍(shǔ):一年生草本植物,叶子线形,子实淡黄色,去皮后叫黄米,煮熟后有黏性,曾是古代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。
郭:原指外城墙,这里是指村庄的四周。
场圃:圃为菜园,场为打谷场,这里是指农家庭院。
桑麻:指植桑饲蚕取茧和植麻取其纤维,同为古代农业解决衣着的最重要经济活动,《管子·牧民》有“藏于不竭之府者,养桑麻、育六畜也”句。这里泛指农业活动。
就:靠近、赴、来。
语译
朋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,邀请我到他乡间的家中去做客。只见绿树在村边并合,青山在村外倾斜。我们推开窗户,面对农家庭院,端起酒杯,谈论着种桑植麻。等到重阳节的那一天,我还会再来,和你一起欣赏菊花啊。
赏析
这是孟浩然最著名的一首田园诗,甚至在中国诗歌史上同类题材作品中都能名列三甲。此诗最大的特色就是简朴自然,似纯为口语,毫无雕镂痕迹。诗歌的形式从来都是为内容服务的,形式的简约,所代表的是内容的自然,形式的繁复,所代表的是内容的深邃,即以此诗而论,简朴口语,正相应田园景象,倘庙堂之诗作如此语,便显粗俗,倘田园诗作庙堂语,深雕细镂,则自然风味全无,反而画虎类猫。
因为诗人所要表现的,正是对田园自然简朴生活的憧憬,所以用语也便返朴归真。首联开门见山,言其受邀,故人所具“鸡黍”,正是农家寻常之物,也见此为寻常之请,倘罗列珍馐以相邀,便定非农家意。颔联写景,也极简约粗旷,但乡村风味全出——村边树密,乃能“合”,村外即山,山高似“斜”。当此青山绿树之间,便见有一村落,纯自然风味,无俗尘玷染。颈联写饮酒时事,本在室内,偏推开窗棂,面对“场圃”,也只有田家户外才会有大片菜地和打谷场,田家的庭院自然与城市豪门的庭院不同。于是眼前骤然开阔,似乎场圃直接村边绿树和村外青山。当此际,主客所论者,自然围绕着农家耕织,而不会杂以别语。
诗人所憧憬的这种田园生活,正是摆脱了仕宦的烦扰,置身于自然之间,只关注于眼前生计,故有“话桑麻”语。特言“话桑麻”,就是指主客内心都不再思想宦途,不再思想那些凡俗杂务。从来士人隐居,不会毫无生活来源,但为了表明自己不与俗尘同流合污的态度,往往会亲自耕织,汉末诸葛亮在隆中,即言“躬耕于垄亩”,后来陶潜归隐,也亲自植菊种菜。观孟浩然诗中之意,他这位“故人”当也是隐士一流了,相邀把酒,其言不仅不涉及仕宦,甚至不言文章学问,而只谈“桑麻”,这是一种隐士风格,更是一种隐士的态度。陶潜《归田园居》即有“相见无杂言,但道桑麻长”句,孟浩然这两句诗便正是从中化出。
尾联言酒后相别,更作后邀,等到重阳节再来“就菊花”。此“菊花”或谓正指重阳赏菊的风俗,或谓是指添菊于酒中的菊花酒,但不管怎样,菊花既合乎重阳时令,又是高洁之象征,向来为士人所喜,陶潜即甚好菊。总之,全诗充满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,以及朋友之间情谊之绵长,虽似无甚情语,但情感自然于质朴的语言中泊泊涌出。整体结构也非常清晰明快,无曲折而自然委婉,是故闻一多赞其:“淡到看不见诗。”虽似看不到诗,而诗歌迥在,虽其味甚淡,却不寡,不薄,其中情意,浓得化也化不开来。
扩展阅读
归园田居其二
东晋·陶潜
野外罕人事,穷巷寡轮鞅。白日掩荆扉,对酒绝尘想。时复虚里人,披草共来往。相见无杂言,但道桑麻长。桑麻日以长,我土日已广。常恐霜霰至,零落同草莽。
陶渊明曾作《归田园居》五首,以咏其归隐后的生活,此为其二。孟浩然诗中“把酒话桑麻”虽然与陶潜此诗中“相见无杂言,但道桑麻长”句一脉相承,但风味又是绝然不同的。陶潜所见“披草共来往”的墟里人,当指真正的农人,故所言只有桑麻,这是被动的,孟诗中“故人”当为士子,所言仅止桑麻,却是主动的,是热爱隐居生活,厌倦仕宦生涯的反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