贼平后送人北归-司空曙
世乱同南去,时清独北还。
他乡生白发,旧国见青山。
晓月过残垒,繁星宿故关。
寒禽与衰草,处处伴愁颜。
注释
贼平:指安史之乱结束,这里的“贼”是指安史叛军。
时清:指时局已安定。
语译
当年世道混乱,我们一起南下避难,如今时局安定,你独自一人北归。久居他乡,我们已经生出了白发,如今你得以返回,又能见到故乡的青山。想来你归乡的路上披着拂晓的月光,经过那残破的军垒,头顶纷繁的星辰,寄宿在旧日的关隘。到处都是瑟缩的禽鸟和衰败的草木啊,伴随着惆怅的容颜。
赏析
“安史之乱”对李唐王朝的统治造成了巨大打击,也对士人们的心理造成了强力冲击,留下不可弥合的伤痕。等到叛乱终于被平定,流散四方的人们终于有机会返回故乡,期望继续平静生活的时候,他们又会作出何等咏叹呢?或者是反想往事,感慨丧乱,从而悚然心惊,又或者是瞻望前途,期待返乡,从而衷心欣悦。杜甫著名的七律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,所抒发的是后一种心情,而司空曙这首《贼平后送人北归》,则表达了前一种情感。
司空曙是北方人,因叛乱而被迫南下避难,等到叛乱平定,他送别友人北归,但自己因为种种原因仍必须继续滞留南方,其心情自然与杜甫是截然不同的。诗的开篇就说明了这一点,说当初我们一起南遁,如今你已能够北归,回想丧乱中的日日夜夜,那漫长的经历真使人喟叹啊。“北还”前加一“独”字,正见自身之不得归,由此慨叹惆怅。其后,“他乡生白发”一句非常沉痛,八年动乱,我们就在流亡中度过,人的一生又有多少个八年呢?我们滞留异乡,因衰老和惆怅,如今头发都已斑白了,时光一去难返,岁月就此蹉跎。而以两人共同滞留异乡,对仗友人独能北返,得以“旧国见青山”,这既是追昔,也是抚今,因为言下之意,故乡景致,你已将能重见,而我还不知道哪年哪月才能回归呢。
颈联是想象友人的归途,晓行夜宿,一路奔波,急于返乡,但是眼中所见,只有“残垒”和“故关”,以示战乱才息,到处都是萧条景象。尾联极言愁,但此愁是指北归的友人,还是指滞南的自己,却并未明言,私以为还是以指自己为确。友人北归,虽然所见萧条荒败,终究内心还存留着一线憧憬和希望,其心情不致如此颓唐。只有诗人自己仍然滞留南方,送别友人之际,内心之惆怅却深刻难表,于是才有“寒禽与衰草,处处伴愁颜”之句,说自己便如同孤寒无依的禽鸟、衰败萎靡的草木一般,寂寞凄凉到了极点。如此百转愁肠,并不因动乱终结而有所开解,自己难以北返固然是原因之一,而逝去的青春再难追觅,也是诗人所长久难以遣怀的。
扩展阅读
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
唐·刘长卿
逢君穆陵路,匹马向桑干。楚国苍山古,幽州白日寒。城池百战后,耆旧几家残。处处蓬蒿遍,归人掩泪看。
刘长卿此诗,同样是写乱后北归的,但他将抒情重点都落在丧乱后的田园荒芜、百姓流散方面,却缺乏司空曙诗中独留异乡的那一重悲哀,因而怨恨不极深,感染力也便稍逊。所以黄生在《唐诗摘抄》中便云:“刘文房(刘长卿)《穆陵关作》独三、四两语居胜,全篇雅润,尚不及此篇(指司空曙《贼平后送人北归》)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