酬程近秋夜即事见赠-韩翃

字数:820

星河秋一雁,砧杵夜千家。

长簟迎风早,空城澹月华。

节候看应晚,心期卧亦赊。

向来吟秀句,不觉已鸣鸦。

注释

程近:作者友人,具体不详,别本作“程延”。

簟(diàn):即簟竹,元末明初陶宗仪《说郛》引嵇含《南方草木状》云:“簟竹,叶疏而大,一节相去六七尺,出九真,彼人取嫩者,槌浸纺绩为布,谓之竹疏布。”唐徐坚《初学记》引沈怀远《博罗县簟竹铭》云:“簟竹既大,薄且空中,节长一丈,其直如松。”

砧杵:砧为捣衣石,杵为捣棰,合称即指代捣衣。

心期:心所向往。

赊:久迟之意。

鸣鸦:乌鸦鸣叫,这里是指天亮。

语译

长长的簟竹啊,最早迎来风吹,空旷的城池啊,月光缓缓地流动着。秋天的银河,飞过一只孤雁,千家万户都在夜间响起捣衣的声音。计算节气,秋已经很深了,思念着你,想要睡眠却已太迟。我一直吟咏着你的佳句啊,不知不觉听到乌鸦鸣叫,天将放晓……

赏析

这是一首酬答诗,观其诗题可知,当是程近作《秋夜即事》以赠韩翃,韩翃即酬以此作。此诗基本上可以析分为两个部分,一是前两联,纯作景语,以景生情,二是后两联,主要写自己的感受,又以景物来点缀。首联通俗而言,不过是“晚来风起月升”六字而已,但诗人却描绘得相当细腻生动。先言“长簟迎风早”,风从空中来,竹长而高,故先得风,以见风是初起。再言“空城澹月华”,“澹”字常用来形容水流缓慢,这里是把月光比拟为流水,缓缓地充满了整座空城。空灵澄净,一至若是。

“星河秋一雁,砧杵夜千家”,向来被认为是佳对。所以佳,就因为两个名词夹一字动态的句法本来常见,但诗人却偏偏省略动词,而将表现时候的“秋”、“夜”二字置于动词位置。这样做,一是为了突出时候特色,正因秋来,星河才澄净,北雁才南飞,且因夜至,千家万户才开始捣起寒衣(唐人惯在夜间捣衣)。我们可以联想到李白的佳句——“长安一片月,万户捣衣声”,与此诗所描写的意境是非常相似的。

前两联描写秋夜之景,营造出一片略显哀伤的空灵氛围,接着后两联从“节候”转向内心所感,秋已深矣,偶得友人程近所作《秋夜即事》,为此而骤起思友之情,乃至夜不能寐。不仅如此,尾联才提到来诗,自己非常喜爱,终夜吟咏,直至天将黎明。全诗一气贯通,却又倒装,正因得诗才思友,思友才不寐,不寐才能备悉靡遗地感受到秋夜的静谧景致——风起月上,雁飞杵声。一般情况下,是应当先写得诗,再写难眠,最后再描摹秋夜之景的,此诗倒而言之,反而产生出一种温婉曲折的独特美感来。


134赋得暮雨送李胄-钱起136阙题-刘眘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