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江怀古-马戴

字数:1240

露气寒光集,微阳下楚丘。

猿啼洞庭树,人在木兰舟。

广泽生明月,苍山夹乱流。

云中君不见,竟夕自悲秋。

注释

微阳:微弱的阳光,指夕阳。

木兰舟:木兰即辛夷,是一种香木,以木兰为舟,有自诩高洁芬芳之意,语出《楚辞·九歌·湘君》中“桂棹兮兰枻,斫冰兮积雪”句。

云中君:古代楚地所崇敬的云神,《楚辞·九歌》中即有“云中君”一篇,以祭祀云神。

语译

露气凝聚着寒冷的光芒,黯淡的夕阳落下了楚地的山峦。洞庭湖畔的树林间响起了猿猴的哀鸣,我乘坐着木兰所做的香舟飘荡在水上。广袤的湖泊啊,当此明月初升,在苍茫的山势间湍流纵横。到哪里去寻找那云中仙人啊,我整晚都徒然地为秋天而悲伤。

赏析

此诗当为马戴被贬为朗州龙阳县尉时所作,因龙阳地近洞庭。诗中抓住了两个代表悲凉的意象,一为秋季,二为楚地。所谓“悲哉秋之为气也,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,憭栗兮若在远行,登山临水兮送将归”,诗人被外放偏远之地,又逢秋寒,自然悲从中来。首句“露气”即言秋气,露水反射到人眼眸中的光芒,清冷孤寒,一个“集”字,即将景物带给诗人的凄怆氛围全盘托出。至于楚地,开发较晚,唐时仍属半蛮荒之地,于是见微弱的夕阳落于山后,更觉其冷,再闻洞庭湖畔哀猿啸叫,至此而悲之极矣。

颔联是佳对,虽然“啼”对“在”不甚工,但意境全出,出句为猿、为景、为物,对句为我、为事、为人,仿佛人在舟中,便闻岸上猿啸,猿在岸上,哀声又直刺人心,看似风牛马不相及的两个个体,便因一段凄怆、孤清而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,绘成一幅清淡而哀伤的洞庭泛舟图画。即此出现了诗的主体,于是便顺畅地转向颈联,人在舟上远眺,但见湖泊浩大无垠,明月初升,又见苍山重重,包夹着奔湍的溪流。视野瞬间放至极大,于是更见宇宙宏伟,而人之渺小,位于其中,更显孤清。

诗题为《楚江怀古》,但所写均为对洞庭湖及其周边景物的描绘,似无怀古意。其实怀古只在结末一句,言“云中君不见”,此云中君为楚地上古之云神,秋高气爽,明月高升,自不见云,因有此谓,然而其中暗指,却是创作过《九歌·云中君》的屈原。屈原因不合流俗,见嫉而遭放,最终投汨罗而死,屈原的诗篇,很大一部分都是借祭祀神仙,或者思恋爱人来表达自己虽杰出而不为君所用,虽高洁而不为世所容的悲怨,诗人就此怀念屈原,所表达的也是此种含义。所以前面才会有“木兰舟”之句。

全诗悲秋,从写秋景起,并融入乘坐木兰舟的自己于宏伟画卷之中,最后仍以“竟夕自悲秋”为结,其中“自”字,更见这份对于个人遭际的悲感是徒劳无益的,并不能改变自己的处境,正如屈原也要以殉国而终一般。所谓“怀古”,本为伤今,所以怀古虚点,伤今却实写,笔法非常新颖,在怀古诗中可谓独树一帜。

至于此诗的风格,俞陛云在《诗境浅说》中说:“唐人五律,多高华雄厚之作,此诗以清微婉约出之,如仙人乘莲叶轻舟,凌波而下也。”然而“广泽”、“苍山”一联,眼界阔大,却非“清微婉约”四字所可以概括,大抵晚唐诗从高华雄厚向清微婉约转化,而马戴此作恰居中流,雄厚或有不足,却还未彻底堕入婉约之流俗。

扩展阅读

楚江怀古其三

唐·马戴

野风吹蕙带,骤雨滴兰桡。屈宋魂冥寞,江山思寂寥。阴霓侵晚景,海树入回潮。欲折寒芳荐,明神讵可招。

马戴共作过三首《楚江怀古》,《唐诗三百首》所选为第一首,上面则是第三首,应当统合来读。第一首虚点怀古意,第二首纯写景物以抒情,此第三首则怀古意最为浓厚,从“屈宋魂冥寞,江山思寂寥”一联即可看出,诗人所怀的正是以屈原、宋玉为代表的古代楚地诗人,以他们高洁的品德来自况,也以他们遭际之不幸来对比自己坎坷的宦途,从而一吐胸中垒块。


155灞上秋居-马戴157书边事-张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