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22日 刘家年收支明细账
早饭时分,与老刘谈村里的贫富分化状况。这里人均耕地较多,且得引黄灌溉之便,故依然以农业为主,只要将二熟种好,则温饱解决,且略有结余。对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的中老年农民来说,已是一种满足的境界了,向外谋求发展的冲动并不强烈。土地承包制后的农业经济,贫富分化不可能十分明显。老刘说,他有一辆拖拉机,帮人耕地,或在农闲时搞点运输,也有一些经济收入。
在未能继续升学的初、高中生中,外出打工者较多。在农闲时,还是就近打工的更为普遍。老刘说,如今农村造房,皆搞承包,故泥水木工需求量很大,有拖拉机的,主要是运输建材,黄沙、水泥、预制板、砖瓦等等,也有些人做粮食买卖。“村里发点财的,也只有五六户。有几户是搞建筑承包的,另有几户是搞粮食买卖的。他们在国营粮站有亲戚,没有这层关系,是做不了这个买卖的。”被村里公认为贫困的农户只有三户,老刘向我们简单地介绍了这三家贫困户之后,我请他陪我去他们家看看,顺便到任庄去转转。
建在北方平原上的村落,内部街道南北垂直,院落排列较为整齐,不像南方丘陵或河汊之地,住房依山势或河流而建,布局凌乱。这里的院落结构大同小异:方整的围墙、庭院,住房与作厨房的配房通常分开。庭院内往往栽种几棵树,装潢得最考究的是进入院落的大门,大门两侧贴着瓷砖烧制的对联。在北方村落内行走,你便会理解中国人“装门面”一词的起源与含义了。前几年,我到山东曲阜乡村去考察,就发现“门面”是所有“先富裕”起来的农户重点装修对象,某行政村的村公所还是公社时代的遗留建筑物,十分破旧,但他们办村企业赚到的第一笔钱就用在装建一个豪华的门楼。其实,我们在中国一切企事业与党政机关的入口处,都能看到这种“门面”意识的表现。这种意识起源于村落,起源于村落内各家族争取优势地位这一更深层的心理因素。
老刘陪我们往访的第一家贫困户姓刘。现年50余岁,因“成份不好”(地主成份),在“以阶级斗争为纲”的集体化时期娶不到妻子,直至80年代末,才从甘肃贫困山区找到了一个比他小20岁的痴呆姑娘。婚后生有二女,长女七八岁,幼女二三岁。这一形式上完整、实质残缺的家庭正处于家庭生长周期的低谷。此家没有院墙,只有三间破旧的砖瓦结构的平房。三间住房之间没有间隔之物,故一进门,全家境象一览无余。户主不在家,痴呆的妻子望着我们痴痴地发笑。两岁的幼女还钻在床上的破被里。床有两张,所谓床,仅是用砖头垫起的几块木板而已,没有箱子与衣柜,许多衣物凌乱地堆放在床角。客厅只有一张方桌,几只矮凳,左间杂乱堆放着一些简陋农具,还有几袋谷物。除了一辆自行车外,别无一点“现代”之物。老刘说,该户主忙里忙外,很是辛苦,能填饱一家人的肚子就算不错了。
第二家贫困户,也姓刘,户主现年50余岁,人挺能干,生有二子,长子在长春某大学读书,次子在县重点中学读高一。他家的贫困,主要是妻子身患重病,一病就是十几年,到处求医,一是误了工时,二是高额的医疗费用把他彻底拖垮了。妻子去年病故,负下两万余元的债务。幸而他的哥哥在深圳某公司做顾问,念其两个侄子很能读书,学杂费全部由其哥承担。他家的境况似比前一家略好一点:有三间砖瓦平房,另有两间配房,虽然也称得上“家徒四壁”,但收拾得挺干净。户主对他家的不幸遭遇似乎一无抱怨:“老婆患病,总想治好她,虽然死了,也算对得起她了。所借之钱,慢慢还就是了。如今唯一的心愿,是让两个孩子能大学毕业,找一份好工作,不要像我这样辛苦一辈子。”
第三家贫困户的大门紧闭。老刘说,他家与第一家差不多。户主姓周,四五十岁,低能,又比较懒。同样种一亩地,亩产只有别人的一半。妻子也是从甘肃、山西那一带弄来的,也有点“神经”。生有一子,脑子好像也有点问题。家里像一个狗窝,但填饱肚皮没有什么大问题。
在任庄这个自然村落的一百五六十户农户中,被村民一致认为是贫困户的就此三家。老刘说,周围各村的情况差不多都是这样。实行土地家庭承包制后,绝大多数的农户,生活水平比从前提高了。发财的只是少数,像上面三家那样贫困的更是少数。这一带几乎没有乡村企业,发财的几户,不是搞建筑承包,就是搞粮食买卖,搞粮食买卖而能发财,是因为国营粮站有亲戚。在这一轮争取家庭优势地位的竞争中的落伍者,似乎是由三个原因造成的:一是低能,二是懒惰,三是疾病。老刘完全同意这一分析,“如今农民最怕的就是生病,医疗费实在太贵,全家一人重病,这一家肯定要垮下去。”
昨天下午前来参加座谈的一中年村民正在他新落成的屋内做门窗,见我们路过,便招呼我们进去喝茶。搬出矮凳在庭院里坐定,便谈起房子的事。这位年近五十的村民说:“农民一生辛苦,只为两件事,一是填饱肚皮,二是替儿子娶妻造房。如今农村造房标准越来越高,压得人喘不过气来。”他生有三女一男,三个女儿次第出嫁,儿子初中毕业,没考上高中,在家里也不干事。院前这四间新式的平房是替儿子结婚准备的。总耗资近2万,负了五千多元的债务。他自己住的三间砖瓦平房,是70年代盖的。全部砖块(近2万块)都是他打土坯烧制的,很是辛苦。
话题从生儿育女、娶媳造房转到当地的继承习惯上去。他说:“某户如只生女儿,没有儿子,就算是‘绝户’,这可是农民最为担忧害怕的事。因为他一生劳累辛苦积累起来的家产(主要是房产,解放前还有土地)将没后代继承了。按当地风俗习惯,这一农户的家产应由过继给他的侄子继承。但侄子肯不肯过继,则视叔伯的家财多少而定。如果家产还不够他们的丧葬费,往往不肯过继。如果家产远多于丧葬费,也有争着过继的。所以侄子过继,实在是件麻烦事。如今许多没有男孩的农户,情愿到外地去领养男孩。我们村里就有三四例,其中两个男孩是从上海孤儿院里领来的。”他还说了一件发生在邻村的女儿与侄儿争家产的官司。“农村没有男孩就是麻烦大,邻村某户只生两个女儿,没有男孩。户主死后,出嫁的女儿回来争房产而告到法院,法院将房产判给两个女儿,但无法落实,如今还是侄子占着他的房子。因为这里的习惯势力很大。”如此看来,如果新制定的成文法与依然在村民头脑中活跃的习惯法相冲突的话,习惯往往取得最后的胜利。老刘说:“出嫁的女儿将父母的房产留给叔伯兄弟是有道理的,因为这里还是她的娘家,有什么事,还可以来找本家兄弟帮忙。如果她们取走了老家的房产,不是断了娘家路吗?她们有事,谁肯去帮忙呢?”原来如此!看来习惯、习俗并非只是一种可以割去的“阑尾”,只要它们还起着实际的功效,便不会被法律的小刀轻易割去。
由继承习惯又谈到计划生育,谈到农户非生男孩不可的理由,站在一旁听我们闲聊的主妇说:“女人嫁给男人,就得替他生个男孩。如生不出男孩,可就倒霉了,在家里、村里都抬不起头来,公婆会整天唠叨,说咱没有用。要咱滚回娘家去,甚至打骂。丈夫也会这样对待自己的老婆。”又说:“如果老婆只会生女儿,不会生男孩,男人即使不打骂,也会整日唉声叹气,根本没心思干活。”接着举了邻村的一个例子,该农户一连生了三个女孩,被乡政府抓去做了绝育手术。这家男人便整天躺在床上,不干活,说:“没有男孩,我干活还有什么意思呢?”女人气得跑回娘家去了。这些语言与故事并不是从讨论古代文化传统的书上读到的,而是在当代中国村落内听到或看到的。
下午,与老刘谈家庭财政,计算全年的收支。刘现年52岁,妻48岁。有三女一男。长女已出嫁,但承包地及附着于承包地的农业税与农负依然在家,农忙时回来帮忙。次女在开封打工,但时续时断,农忙时也回家帮忙。幼女已18岁,在家务农。儿子在读初中。承包地9.6亩,全年麦稻二熟。刘在农闲时用自备拖拉机搞点运输,或在附近做泥水工,是家庭非农收入的主要来源。农村实行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始于80年代末,此时刘家已完成生育任务,故无高额的超生罚款支出。据刘本人说,他家的经济状况,在全村范围内处于中等偏上,这或许是有点保守的自我估计。另外,农用物资及稻麦价格按1995年的价格计算。
一、小麦收入。
(一)一亩小麦的物资投入。
种子50元(农民用自有麦子按2:1或2.5:1的比率到乡种子公司换小麦良种,每亩用种25斤到30斤之间),化肥100元左右(这里施尿素与磷肥,尿素每亩施70斤,磷肥100斤),农药86元(农药由乡农技站统一配制、发放与施撒,施何种农药许多农民说不清楚),浇水、耕地、播种共28元(这里引黄浇水,计亩收费,小麦亩均8元。这一带耕地全部机械化,播种基本上实行机械化。据老刘估计,全村20%农户拥有小三轮或小四轮拖拉机)。
1亩小麦的物资投入共264元。9.6亩的总投入2 534元。
(二)一亩小麦的劳动用工量。
平整土地与播种,计1工(用拖拉机耕、播,也需人工辅助)。施撒农药前后3次,计1工。浇水2次,计1工。施肥2次,计1工。锄地、除草3工。收割运输3工。脱粒扬晒、装袋贮藏3工。
1亩小麦的劳动用工共13工。9.6亩的总计125工。
(三)产量、价格与毛收入。
平均亩产750斤(凡得引黄灌溉之便,平均亩产在700~800斤之间,若精心管理,如多施农家肥,及时除草除虫等等,亩产可超千斤。亩产750斤,是近三年来的平均估值)。每百斤售价86元(1995年,小麦的市场价格较高,每百斤在82元至88元之间波动)。
9.6亩小麦的总产量7 200斤。总价值6 192元。
每亩的毛收入=645元-264元=381元
9.6亩的毛收入=6 192元-2 534元=3 658元
每工值=每亩毛收入÷每亩总用工=381元÷13(工)=29.3元
二、水稻收入。
(一)一亩水稻的物资投入。
种子36元(每亩用良种15斤)。化肥136元(其中秧田17元,大田119元,大田尿素一袋80斤,95元,磷肥一袋百斤24元)。农药30元(前后施撒三四次,由乡农技站统一配制、放发与施撒)。浇水11元。耕地10元。
一亩水稻的物资投入共223元。9.6亩的总投入2 141元。
(二)一亩水稻的劳动用工量。
秧田2工。拔秧插秧3工。平整水田3工。拔草3工(若用除草剂可节省2个多工时)。除虫2工。施肥二次,计1工,浇水二三次计1工,收割3工,登场1工,脱粒2工,晒装1工。
1亩水稻劳动用工计22工。9.6亩总计211工。
(三)产量、价格与毛收入。
水稻平均亩产1 000斤,折合大米700斤,大米每百斤平均价150元,亩均1 050元。
9.6亩水稻总产量(折合大米)6 720斤,总价值10 080元。
每亩毛收入=1 050元-223元=827元
9.6亩的毛收入:827×9.6=7 939元
每工值=每亩毛收入÷每亩总工时=827元÷22(工)=37.6元
三、工副业收入。
(一)养猪业。
当地村民多数家庭养猪,但没有“养猪专业户”。一年有出栏一两头的,也有三四头的。按村民的说法,养猪不赚钱。但为什么还养猪?一是农家总有些青饲养或剩余饭菜,弃之可惜,喂猪正好。二是积肥。刘家每年出栏两头猪,每百斤猪价在350元波动,总售价在800元到1 000元之间。“除去购买小猪的钱及精饲料,基本上不赚钱。养猪只是积平时小钱为大钱,故不能将这1 000元列入家庭收入。”老刘是这样说的。但我们还是给他算300元的毛收入。
(二)当地村民在农闲时主要从事乡村、集镇的建筑业,通常称为泥水工、木工,还从事与乡镇建筑业配合的运输业,主要运输砖、沙、预制板等建材,亦替数十公里外的造纸厂拉麦秆。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到郑州、开封去打工,农忙时回来。老刘在农闲时搞点运输。一年从事运输约3至4个月,能赚3 000~4 000元。
(三)次女在开封打工,月薪在200元到250元之间,有时也能找到月薪300元以上的活,至今没有找到一个稳定的职业。开封下岗职工甚多,在岗的职工,平均月薪三四百元,临时工仅二三百元,甚至更低。老刘说:“反正在家闲着没事,到外面多少能挣几个钱,至少可以不在家吃闲饭,还能挣钱买点衣服,家里从不问她要钱。”在开封打工每年约8至10个月,每月以300元计,该有1 600~2 000元收入。老刘说:“给她一个人吃用还不够,怎么能算家庭收入?”但我们给她算1 500元。
(四)全年全家的工副业总收入在4 800~5 800元之间。
全年全家的总收入=农业收入+工副业收入=小麦毛收入+稻米毛收入+工副收入=3 658元+7 939元+4 800元=16 397元。
其中农业占总收入的71%,工副业占总收入的29%。
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加上劳动力市场的开放,使得这一地区大部分农户成为亦农亦工户。在亦农亦工户的两头,一边是纯农户,一边是纯工商户。家庭经济收入的重心,在从农业向非农移动,移动的速度准确地标示出各地经济发展的速度,以及贫富分化的速度。在该村,纯农户约占10~15%之间,基本上由两类家庭构成:一类是残缺家庭,包括低智商与疾病。他们无法或无力从事非农产业。二是儿女分家后的老年家庭。该村没有村办企业,故纯工商户意味着脱离土地到城市谋生。老刘说,本村没有这样的农户。这或许与这里的人均耕地较多,且水稻效益较高有关,或也与附近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太慢有关。总之,这里的绝大多数农户依然以农为主,兼营他业。刘家的这一收入结构,颇具典型。
一、全年诸种税费支出(按1995年计算)。
(一)“皇粮”。当地村民按传统习惯将地方政府收取的各种税费统称为“皇粮”。按理说,“皇粮”仅指农业税,国务院规定的合理农负仅指村提留与乡统筹,共8个项目,且征收总量不得超过农户上年纯收入的5%。但地方政府往往附加许多征收项目,一律计入“皇粮”。实物交入粮站,地方政府从中取值。农民并不知内含的征收项目及各项的款额。这一情况十分普遍。
“皇粮”按夏秋两季征收。夏熟交麦,秋熟交稻谷。夏麦人均190斤,每百斤86元计,人均缴纳163.4元。刘家6人承包土地,共交麦1 140斤,折合人民币980元。秋粮交稻米,人均67.5斤,每百斤150元,人均缴纳101.25元。全家6人,共交付607.5元。两项合计,人均负担264.65元。全家共计约1 588元。
(二)其他税费。
车船税每年146元(刘家有一辆小四轮)。城市建设费80元。拾穗费50元(学校农忙放假,要学生拾麦稻穗50斤交到学校,支援学校建设。不拾穗者,可以交钱)。挖河费90元(每年有若干义务工,搞水利建设,凡不参加者,可交钱免役,1995年人均15元)。上述四项支出,共计366元。
(一)、(二)两项合计共1 954元,占家庭农业毛收入的16.7%,占全年家庭总收入的10%。
二、家庭吃用支出。
(一)粮食。每人每天以1.5斤计。1.5×6×365=3 285斤。按村民的饮食习惯,以食馍面为主,米饭为辅。米占20%,麦占80%。这是一个很模糊的估计。这样大米657斤,小麦2 628斤。大米按1.5元一斤计,小麦按0.86元一斤计,共折人民币3 246元。
(二)菜(包括肉类、豆制品类)。当地人平时吃菜,十分简单,以自制的酱与咸菜为主。逢年过节或请客时,才上街割肉买菜。
春节300元,中秋节100元,平时一日一元计(包括请客)为365元,共计765元。
(三)烟酒。酒100元。烟每两天一盒,每盒2元,计365元。共465元。
(四)油、盐、酱、醋等调味品150元。
(五)燃料。当地农户主要烧煤,购买煤粉,自制煤饼,每百斤7.5元,全年150元。
(六)礼费。婚丧送礼,是乡风习俗,平均每年两三次,每次送礼金50~100元不等,约200元。
(七)衣物。平均每人以100元计,共500元(大女已嫁,不计入内)。
(八)电费。300~400元,以350元计。
上述8项支出,共5 826元。其中粮食一项占55.7%。如将前5项概括在“食物”一项内,则食物占此8项支出的82%,占全家农业收入的40.8%。
三、教育医疗费用支出。
1995年,只有一子在读初中,全年学杂费500元。这几年刘家没有人生大病。“如今治伤风感冒,也需几十元。农民患小毛病,并不去求医吃药”,刘这样解释全年无医疗费支出的原因。
全家全年总收入与总支出:
总收入:16 397元。家庭人均年收入2 733元,比村统计的人均收入(1 800元)高52个百分点。
总支出:8 280元。其中“皇粮”杂税占24%,家庭日用占76%。
每年积余16 397元-8 280元=8 117元。
老刘看看自己计算出来的全年收支余额说:“没有那么多,咱是自己人,跟你们说实话,一年辛苦,省吃俭用,精打细算,五六千元的积余是有的。家里平时花钱从不记录,有些花费,也记不起来了。这些年的积蓄就盖了个房子,用掉将近2万,买了一台拖拉机,也近2万,家里实在没剩几个钱。家里两个女儿还要出嫁,儿子读高中,都得花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