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〇五 全梁文卷二九

字数:358

沈約《答陶隱居〈難均聖論〉》:“釋迦出世年月,不可得知。佛經既無年歷注記,……不過以《春秋》魯莊七年四月辛卯恒星不見爲據。……何以知魯莊之四月,是外國之四月乎?若外國用周正邪?則四月辛卯,長歷推是五日,了非八日。若用殷正邪?周之四月,殷之三月。用夏正邪?周之四月,夏之二月。都不與佛家四月八日同也。……且釋迦初誕,唯空中自明,不云星辰不見也。……與《春秋》‘恒星不見’,意趣永乖。……則釋迦之興,不容在近周世。”按約《均聖論》言:“世之有佛,莫知其始。……唐虞三代,不容未有,事獨西限,道未東流”;陶弘景《難鎮軍沈約〈均聖論〉》駁:“謹案佛經,……釋迦之現,近在莊王”(《全梁文》卷四七)。故約重申周前早已有佛之意,其排釋流之附會《春秋》,正所以尊釋迦也。姚範《援鶉堂筆記》卷一一:“桓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見,此著於《〈春秋〉經》,皆以爲天之變異。而釋文[?氏]乃侈大其事,以爲佛生之瑞。且此四月辛卯,杜以長歷推之,爲四月五日,又周正之二月也,而今以夏正之四月八日當之,其可乎?故陶隱居作《論》,亦以此爲難”;似誤憶沈《論》爲陶《論》也。


二〇四 全梁文卷二八二〇六 全梁文卷三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