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读书 >
- 管錐編 - 钱锺书 >
-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
六八 全後漢文卷九二
字数:421
陳琳《爲曹洪與魏太子書》。按顯然代筆,而首則申稱:“亦欲令陳琳作報,琳頃多事,不能得爲。念欲速以爲懽,故自竭老夫之思”;結又揚言:“故頗奮文辭,異於他日,怪乃輕其家邱,謂爲‘倩人’,是何言歟!”欲蓋彌彰,文之俳也。用意如螢焰蜂針,寓於尾句:“恐猶未信邱言,必大噱也”;言凡此皆所以資嗢噱。明知人之不己信,而故使人覩己之作張致以求取信,明知人識己語之不誠,而仍陽示以修詞立誠;己雖弄巧而人不爲愚,則適成己之拙而愈形人之智;於是誑非見欺,詐適貢諂,莫逆相視,同聲一笑。告人以不可信之事,而先關其口曰:“説來恐君不信”,此復後世小説家伎倆,具見《太平廣記》卷論卷四五九《舒州人》。又按《全三國文》卷二〇曹洪《與魏文帝書》,采自《太平御覽》,實即此篇之“漢中地形”至“未足以喻其易”一節;不應複出别見,當於此篇末加按語了之。
陳琳《檄吴將校部曲文》。按趙銘《琴鶴山房遺稿》卷五《書〈文選〉後》略謂:“《文選》有贋作三:李陵《答蘇武書》、陳琳《檄吴將校部曲文》、阮瑀《爲曹公作書與孫權》;按之於史並不合。此《檄》年月地理皆多訛繆。以荀彧之名,‘告江東諸將部曲’,或死於建安十七年,而《檄》舉羣氐率服、張魯還降、夏侯淵拜征西將軍等,皆二十年、二十一年事”云云。足補《選》學之遺。